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2016-08-09 15:09作者:星月下尘埃落定来源:旅法师营地

  孩子从少管所篱笆下面的一个洞钻了出去,逃走了。警笛响起,看守追了过来。孩子不停地跑,他跑过农舍,穿过田野,经过灌木丛边的房子……孩子一直向前跑,从一个坡上滑下来,来到了海边。孩子向大海走去,却忽然回过头来,凝视着观众,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这并不是“playdead”的新作《inside》,这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发轫之作《四百下》结尾被载入电影史册的经典长镜头,安托万不顾一切的奔向自由,然而面对无边的大海,他无所适从。一口气打通《inside》之后,跑了五十多年的安托万那张茫然而无辜的脸悄然浮现。导演特吕弗以自己童年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家庭和社会的弃儿安托万(安东尼)的故事。来自离异家庭的安托万有人照顾,继父对他也挺不错,然而不被成年人理解和承认使他最终被推向街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天性反而把他带到了社会的边缘。这部诞生于1959年的电影暗合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亚文化的主题:与成年人社会的对立,对既有权威的反抗。虽然我并不认为《四百下》和《inside》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不经意间冒出的念想让我不禁从青少年文化的大背景去胡思乱想,姑妄言之吧。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毋庸置疑,《inside》有着鲜明的“敌托邦”式的世界观,可以说,这很“1984”。从这个角度来解读《inside》,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纵观近些年来那些跟“艺术性”和“深度”沾边的游戏,没点儿“敌托邦”或是“末世”元素,简直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这事儿发散开去胡思乱想一下,挺逗:在这个现实生活中“1984”和“美丽新世界”双管齐下的时代,为什么“1984”成为了更时髦的东西?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拿《inside》来说,凶狠无情的追捕者,居高临下的探照灯,单调压抑的环境……这些东西早已不像奥威尔创造它们的语境里那样,是对人类未来郑重其事的预言,它们早已蜕变为时髦的流行文化中的一种符号,一种创造戏剧冲突的方便工具。当我们谈论它们时候,其实只是一种谈资,是从真实的语境中抽离出来的,有这种间离效应赋予我们的安全感保护,我们才能在这种清谈中怡然自乐。

  如果是以这个观点为前提的话,“1984”带给我们的,是鲜明直接的可供挑战的对象,是明确而尖锐的对立关系,同一与个性,控制与反抗,更容易演绎出荡气回肠的传奇,塑造出有棱有角的角色;“美丽新世界”那种享乐至上、“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物之阵”,主人公为了找回真实的存在感,被逼得只能自己抽自己,想找发力点,相对来说就更难一些。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标榜“个性”“自由”“反叛”的青少年亚文化,是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可对抗对象的,或者是具体的权威形象,或者是整个成人世界。在这个大基调下,不被成人的世界所承认,与自我意识的独立形成了冲突,造成了青少年在身份认同上的危机,成为了青少年亚文化中最重要的矛盾之一,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是青少年的内心诉求,标榜个性则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意识的将自身与成人区别开来,认为成人世界虚伪而堕落,功利而冷漠,重物质而轻精神。拿这个标准来衡量,“1984”简直是完美的世界观模板,而孩子纯洁、无辜、机智、勇敢,playdead钟爱用孩子作为主人公,应该并非是信手拈来。

  这样想来的话,“敌托邦”或许不是理解《inside》唯一的钥匙,它也可能是一个壳子,或是一个舞台,是“表”;它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末日般的世界,也可能在探讨人类未来的同时,其实也在描绘青少年在成长中的挣扎,在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之外,也许还有一个个体生命体验的微观视角。

  跟前作《limbo》相比较,其实游戏的核心意象是一致的:孩子不断克服障碍,一路向前跑。在《limbo》中,穿越的是死亡,压抑、困惑和恐惧挥之不去,在《inside》中呢?我不敢妄下定论,但是除了压抑、困惑和恐惧,我们还宣泄了愤怒,成长中的负能量四天王齐聚一堂。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在《inside》灰暗的世界里,孩子红色的衣服几乎是唯一鲜艳的色彩,追捕者和猎犬无情的追杀,其实很像一种标准的套路,和许多像《四百下》一样的青少年题材作品一样,象征性的描绘了成年人扼杀青少年的个性。

  行尸走肉般的傀儡人,则是一种青少年眼中成人的典型模板。混在傀儡队伍里的关卡,让我不禁想起了joy division的《walk in line》:

All dressed in uniforms,

so fine They drank and killed to pass the time;

Wearing the shame of all their crimes,

With measured steps,

they walked in line ……

  孩子模仿着他们的样子亦步亦趋,只是为了伪装自己,蒙混过关。我想不少看官和我一样,对这样的情景感同身受吧?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除了对外在的压制和同化的象征,游戏中后段大量的与水相关的内容,更像是自我内心状态的象征,幽闭、黑暗、混沌、无所适从、令人窒息。水鬼跟主角一样都是孩子的形体,夸张的黑色长发和将主角拖入水底的行为特征,仿佛象征着自我对沉沦和泯灭的恐惧。主角在感觉上没有止境的下沉中获得畅游水下能力的过程,如同涅槃重生。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最终变形的桥段,有个细节,就是主角独树一帜的红色衣服在突入房间时被水流撕碎。蜕去自我,合众为一,这个“一”又是什么呢?从游戏的展现来看,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前面整个流程累积的压抑被愤怒的宣泄,这个“一”具有恐怖的毁灭和破坏的力量。对归属感和文化认同的渴求,使得我们在集体无意识面前几乎毫无抵抗力,对个性的张扬和自由的追求在这个时刻往往会诡谲的扭曲甚至倒转,让我们美好的愿望变成南辕北辙的徒劳。

  即使在拥有了压倒一切的力量之后,我们的主角依然被玩弄于鼓掌,最终一动不动的倒在了海滩上。这情景与戈达尔的《精疲力竭》最后的场景何其神似,主人公米歇尔在所有努力都徒劳之后,面对追捕他的警察,举枪作飞蛾扑火之势,中弹后依然继续踉跄着向前跑去,直到最后瘫倒在地上,无奈的叹息道:“就这样吧……”安托万一路跑到长大,是不是就是这样的结局呢……

  掩卷长叹,诘问自己:《inside》真的是讲述了一个逃跑的故事么?亦或是一个奥德赛式的溯本追源的故事?小孩子一路向前,是疲于奔命,还是暗度陈仓?

  把它看做一段心路历程的话,与pink floyd的《the wall》是怎样的异曲同工?《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is any body out there》、《run like hell》……只不过在《the wall》里,主人公最后破墙而出,到达了《outside of wall》,拥抱了整个世界,而《inside》呢?

跑过生命的旷野——胡扯《Inside》

  在隐藏结局里,我们的主角对整个世界来了个“釜底抽薪”,让一切停止,我个人把这个结局称为“顽童”结局,它就像是青少年亚文化钟爱的无政府主义姿态的一个童话。然而playdead是无比冷峻而清醒的,短短几秒的畅快之后,画面迅速转成了一片黑暗。

  就像半个世纪以来,林林总总各种青少年文化革命反复演练的过程一样,轰轰烈烈,无果而终。

  以上是我个人玩过《inside》之后一些不成体统的信口胡诌,并不经得起推敲,倒更像是借题发挥。不过一个游戏能够引人情不自禁的癫狂呓语,不正说明它的魅力么?

  “谁想永远的活在这无人旷野,谁又想就这样消失在黑夜?”

(本文原载自旅法师营地,A9VG获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载A9VG APP
加入核心玩家聚集地
A9VG APP
声明:A9VG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分享至
微博 微信
本文二维码,手机扫一扫,精彩随身带!
微信扫一扫分享
QQ
A9VG APP

扫码下载APP

返回顶部